中新网上海11月29日电 (记者 许婧)“小小的爱心妈咪小屋成为我更好平衡家庭和工作关系的大帮手,在安心养好二宝的同时,我没有间断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法务部课长于小明29日动情地说。
十年前,上海市总工会在全国工会系统率先发起建设服务女职工特殊需求的“爱心妈咪小屋”,希望更好地关爱职场“四期”女职工,为她们在工作单位和工作场所提供一个私密、干净、舒适、安全地背奶、休息场所。
上海一小学内的爱心妈咪小屋。 上海市总工会供图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各类小屋及哺乳室超8000家落地机关企事业单位、楼宇、园区等,其中四星级及以上小屋2109家,150多家位于街道、商场、超市、医院等公共场所,向社会开放的小屋电子地图在上海市政府“随申办”、上海市总工会“申工社”公众号上可查询,方便有需求的女性就近使用。
十年暖心路,小屋见大爱。上海工会29日举办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暨“爱心妈咪小屋”十周年主题活动,纪念“小屋”关心关爱女职工、探索创新服务十周年。
作为数以万计感受到“爱心妈咪小屋”温暖的女职工中的一员,于小明现场分享的是一位职场妈妈和爱心妈咪小屋一起成长的故事。她说,周边的女同事看到工会提供了这样好的环境,也对未来生育返岗后的便利生活更加有信心。并且,以“爱心妈咪小屋”为阵地,企业工会延伸开展了多项亲子活动,开设专业的备孕育儿等知识讲座,小屋成为解决新手妈妈困难、保证宝宝口粮、畅聊育儿经验的“秘密花园”。
凯迪克大厦工会联合会主席肖素华分享爱心妈咪小屋发源地的故事。 上海市总工会供图
凯迪克大厦的“爱心妈咪小屋”里有一块上海独一无二的铭牌——“爱心妈咪小屋发源地”。凯迪克大厦工会联合会主席肖素华回忆说,2011年7月,上海全市首家“爱心妈咪小屋”出现在大厦4楼,至今已陪伴100多位职场妈妈度过人生特殊阶段。
2013年,上海市总工会在全市推广凯迪克大厦“爱心妈咪小屋”经验。针对首家小屋运行始终处于近饱和状态的情况,2014年,在楼宇物业的大力支持下,大厦19楼又建了一家小屋。
肖素华感慨,经过多年的规范运作,小屋在切实解决怀孕女职工需求的同时也为企业留住了女职工,不少受益企业主动“资助”小屋建设,区总赞助一点、街道总工会补贴一点、企业资助一点,“三个一点”资源配置模式让小屋设施不断升级,一开始仅有电冰箱、沙发等基础配置,如今消毒柜、八音盒、空气净化器等配备一应俱全。
2018年,原在凯迪克大厦4楼的首家妈咪小屋搬迁至5楼,面积更大、环境更温馨,小屋添置了姜茶、暖宝宝、咖啡机等物品,成为楼宇女职工的休息室和“后花园”。
“小屋不仅帮助女职工解决烦心事,提高工作效率,让女职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是大厦招商留商的磁力点。”肖素华说。
2021年,上海在全国首创“共享型”爱心妈咪小屋建屋模式,鼓励暂无条件独立建屋的单位,以错时共享现有职工服务阵地的方式,解决女职工实际问题;利用“互联网+”平台,工会邀请上海市三甲医院母婴专家、组建“爱心妈咪小屋妇幼健康指导员团队”,开设线上线下“妈咪课堂”,为女性健康提供科学指导;举办文化艺术、科普健身等活动,开展心理疏导、维权咨询等个性化服务,将小屋从“背奶站”变身“充电站”。
今年,上海市总工会出台了《上海工会服务阵地管理办法》,爱心妈咪小屋被纳入工会服务阵地的统一监督管理中。
当天,全新的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海报和爱心妈咪小屋海报正式发布,这也标志着爱心妈咪小屋即将开启“喂爱”新征程。站在新起点上,上海市总工会女工委正式向全市发起倡议,呼吁共同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
为了加快推进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上海市总工会专门成立“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专家志愿团”,专家们将通过宣讲、服务、监督等形式,指导和帮助企业围绕“六个友好”积极开展实践工作。
爱心妈咪小屋。 上海市总工会供图
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表示,面对国家生育政策调整、人口老龄化加剧等新形势、新问题,女职工平等就业、职业发展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工会女职工工作要再下功夫、再出实招。比如,积极参与和监督本单位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工作,推动帮助男女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的相关内容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等;进一步做精做强女职工关爱品牌,要持续创新,让关爱服务品牌常做常新。(完)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吕少威)2023北京老字号工匠颁牌仪式29日举行,现场为近三年评选出的60名北京老字号工匠集中颁发了奖牌和证书。截至目前,北京老字号工匠已达100名。
11月29日,2023北京老字号工匠颁牌仪式举行。北京市商务局供图
北京老字号工匠认定工作始于2019年,由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北京老字号协会组织认定,共分5批每年认定20名,截至2023年已完成认定100名北京老字号工匠。
这100名工匠是来自73家北京老字号企业的非遗传承人和专业人才,在本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坚守传承、传帮带徒、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模范作用。
活动现场邀请了北京萃华楼餐饮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培欣、居仁堂京瓷(北京)文化有限公司杨雪、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魏光耀代表获评工匠发言,分享了作为工匠的个人奋斗历程和带徒心得。鲁菜大师王培欣既是传承者也是企业领导者,把注重质量、效率放在首位,带领团队成功摘得米其林一星。京彩瓷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杨雪潜心研究仿古瓷绘制技艺,成立创新工作室,带徒授艺,逐步为企业建立了一支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魏光耀在生产工艺上独创了溶胶四季控温调整操作法,使制墨工艺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合理化,产品一次合格率提升到95%以上。
华天饮食集团和红星作为企业代表就本公司在老字号发展中传承创新的举措和成果进行了发言。王致和、天福号、同春堂、京华茶业、月盛斋、隆庆祥等老字号企业的掌门人和领导代表就如何推动老字号企业中工匠精神与产品创新相结合,如何吸引年轻人才加入到老字号企业等话题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和探讨,多维度分析老字号现状,共同推进老字号振兴与发展。
“北京老字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则是老字号企业立足的根基。”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北京市商务局将继续以传承创新为基调,持续推进老字号人才的传承和培养,落实和深化《进一步促进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政策文件,深入实施传统技艺传承行动,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激励优秀传承人和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上再发力,永续老字号匠心,推动北京老字号事业再上新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