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29日电 (李明 李辉慧)11月29日18时30分,一列编组55辆,满载着服装玩具、机电产品、汽车配件等货物的2001次中欧班列从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出,驶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今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用时11个月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的7068列,班列开行量同比去年提前31天突破7000列大关。
2023年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突破7000列。李明 摄
今年以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通行数量持续增长,每天通行班列数量保持在21列以上,日均2个小时就要完成一列入境返程中欧班列的换装,连续8个月班列通行数量保持在600列以上。越来越多的日用百货、机电设备、电子产品、农副产品等“中国制造”选择从霍尔果斯口岸走向中亚、欧洲市场。尤其大量新能源汽车搭乘中欧班列成为今年的亮点之一。目前,已有长城、奇瑞、长安、宇通等品牌的国产汽车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口至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霍尔果斯中联海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主管王凯说:“中欧班列能运载的货物品类十分广泛,大到建材、农机具、商品车,小到服装鞋帽、化妆品、电子零件,铁路部门会为我们货物量身定制运输方案,深受货主青睐,今年我们公司代理的货物种类有130余种,总重90万吨,货值40亿美元。”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优化运输组织及人员配置,在实行24小时不间断梯队轮换作业的基础上确保列车满轴运行,尽可能实现班列多拉满载。该站发挥集中调度指挥优势,统筹调配运用区间运力,合理安排调车机作业、列车解编及车辆取送对位,不断提高装卸车效率,压减班列站停时间。
霍尔果斯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员冯山涛说:“我们聚焦译票审核环节中的作业细节,通过严格控制哈方译票时间、根据票据预报放关情况合理排列译票顺序等方法,使得班列在站通关全流程更加合理高效,目前实现了班列日均21列常态化开行。”
霍尔果斯海关在延续铁路舱单归并、无纸化申报、全天候预约等通关便利化措施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铁路快通”监管模式落地运行,全面运用“数字口岸”数据互通优势,着力提高境内段中欧班列所载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通行效率,进一步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助力中欧班列高效率开行、高质量发展。
霍尔果斯海关监管三科一级行政执法员阿不都哈力力·阿不都哈勒克说:“我们利用‘互联网+海关’、‘单一窗口’等智慧平台,不断优化班列监管方式,全力支持中欧班列‘铁路快通’模式在霍尔果斯口岸落地,目前,整列班列放行时间已由3.5个小时压缩至1个小时。”
据悉,自2016年开出首趟中欧班列以来,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总量已超过3.2万列。(完)
中新网玉林11月29日电(罗莹 张桐千 杨天杭)眼下正值广西青木瓜的采摘季,近日,笔者在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六王镇塘垌村的广西昇龙食品有限公司木瓜种植基地看到,满挂果实的青木瓜林里,处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而在不远处的生产车间内,收割回来的青木瓜已堆成小山。
村民在木瓜林里采摘青木瓜。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只只硕大青翠的木瓜,经过工人手工削皮后,投进自动切割机,再进行天然晒干,一条条鲜黄的木瓜丝便新鲜出炉。与此同时,生产车间旁的办公室里,一台打单机正在源源不断地吐出订单。
望着一张张订货单,广西昇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陀武难掩内心的喜悦。“这片木瓜地大概有80亩,已经开始摘第一批,今年的产量估计有90万斤。主要是加工木瓜丝、木瓜丁,通过各大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目前的销量还是不错的,全国各地都有订单。”陀武介绍道。
随着木瓜产业的兴旺,该公司的木瓜生产基地还为周边村民提供工作岗位,雇佣20多名工人参与割浆、采摘、管护、加工等工作环节,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农民晾晒木瓜丝。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广西容县六王镇塘垌村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依托当地自然、经济优势打造青木瓜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青木瓜产业链,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青木瓜挂满枝头。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青木瓜具有种植成本低、产值高,管理简单等特点,从年初开始种植,到7、8月份左右就可以进行割浆、采摘。同时,青木瓜颇具市场价值,划破皮后流出的白色木瓜浆液不仅是食品、医药行业的原料,还是制作护肤品、洗涤用品的好材料,市场价格约在20多元一斤。而取浆后的青木瓜经过加工制作成的木瓜酱菜,一直以来广受市场欢迎。
树上的青木瓜。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下一步,塘垌村将立足本村青木瓜种植产业优势,持续扩大当地的青木瓜种植规模,不断延长木瓜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完)